银龄夥伴 | 2025年博兴县第二届“银龄夥伴”老有所为志愿服务项目创投大赛圆满启动

发布时间:2025/08/06

健康新作为,暖心伴夕阳。8 月 5 日,博兴县第二届“银龄夥伴”老有所为志愿服务项目创投大赛在致泰广场圆满落幕。大赛由博兴县委社会工作部、共青团博兴县委、县民政局、县志愿服务组织联合会联合发起,山东省乐安慈孝公益基金会资助。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田洪健,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市委“两新”工委副书记张杰,县委副书记郭昕,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二级调研员张立山,副县长张婷婷,山东省乐安慈孝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万春玲、秘书长刘敏敏等出席活动,县委社会工作部、团县委、县民政局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银龄夥伴”项目创投自2024年6月在博兴县域启动以来,始终以“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需求”为核心导向,以“温度赋能+专业提质”为双轮驱动,既是县域志愿服务品牌深化的“关键抓手”,更是破解养老服务供需结构性矛盾的“必由路径”。首届大赛面向多领域动员,36个项目经筛选18个优质项目获支持,以“小切口”精准服务验证“志愿服务是代际情感共鸣”的价值,点燃社会参与热情。
2025年7月,第二届大赛响应国家“发展老年志愿者队伍、推进‘银龄行动’、培育品牌”要求接力启航,22个优质项目经初评入围,聚焦“专业化深耕”,推动项目提质升级,为养老服务注入专业动能。按“三年三步走”规划,明年将推进队伍专业化建设,构建“项目-组织-队伍”三位一体的县域志愿服务网络,实现服务从“有”到“优”、从“散”到“常”的全面升级,这既是民生工程,更是县域志愿体系建设的必办之责。
领导致辞


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县委“两新”工委书记马文婷为本届大赛致辞

“志愿服务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更是温暖老龄生活的关键力量。”马文婷在致辞中强调,博兴县始终以“精准化、专业化、常态化”为目标,推动志愿服务组织、队伍与项目蓬勃生长。她呼吁志愿者永葆初心,职能部门筑牢保障,社会各界合力为优秀项目打造 “全周期赋能”的沃土。
项目路演答辩


大赛评审团

本次大赛邀请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翟雁、北京市东城区耆乐融长者关爱中心理事长卞学忠、燕园银龄联合创始人李涵之、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主任李晓等资深公益专家组成评审团,共同见证“银发智慧”的碰撞。


山东省乐安慈孝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高金泽宣读路演规则,22 位项目负责人依次登台。从项目立意、现有成效和未来发展、专业化水平等多方面进行宣讲及答辩。


每一份项目策划都凝结着对“老有所为”的赤诚思考,彰显着志愿者群体“让银发岁月更有光彩”的使命担当。

夕晖志愿服务队现场合唱


第一届“银龄夥伴”为老志愿服务项目创投大赛两个典型项目负责人进行成果汇报

专家进行现场培训授课
专家评审


评审专家翟雁老师在总结点评

“22 个项目,是 22 种应对老龄化的创新答案。”翟雁老师在总结点评中直击核心。她指出,15 个最终脱颖而出的优秀项目,生动诠释了三大价值内核:一是“双向奔赴“的理念革新,打破“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固化边界,让“银龄夥伴”成为代际互融的纽带;二是“积极老龄观”的实践落地,通过赋能让老年群体从“被照顾者”转变为“社会价值贡献者”;三是“项目化赋能基层治理”的路径探索,让志愿服务成为激活社区活力的“金钥匙”。
同时,翟雁老师也指出,项目需在差异化创新、权责边界厘清、精神激励机制完善等方面持续精进,让公益实践更具系统性与生命力。
入围项目颁奖
最终,经过激烈角逐,最终 15 个优秀项目脱颖而出,获得公益项目资助金支持,激励更多人带着热情投身志愿服务,成为社区治理的“助推器”,为博兴县社区治理现代化和志愿服务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市县领导为这场“银龄新作为”的志愿服务"接力赛"注入新动能,共同开启第二届志愿服务大赛的崭新征程 ,让银发力量在薪火相传中焕发时代光彩。 


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当下,“银龄夥伴”的探索,给出了温暖答案:老龄事业不是“负担”,而是充满潜力的“宝藏”。它既是社会力量深度参与老龄事业的制度性突破,也是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创新范式,更是以公益温情架起代际沟通桥梁的鲜活实践。这场大赛播下的种子,终将在博兴的土地上,绽放出最动人的银发之花,为新时代老龄事业发展写下更温暖、更有力的注脚。

山东省乐安慈孝公益基金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 鲁ICP备12005543号-1鲁公网安备37162502000488

技术支持:中企高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