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壹点:滨州市多元化托育服务让孩子享受到方便可及、放心安全的照护体验

发布时间:2024/08/30

近年来,滨州市大力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群众托育需求,大力发展多元化托育服务体系,目前已经形成家庭托育、社区托育、用人单位托育为主的三种模式,让群众享受到了方便可及、放心安全的托育服务。
家庭托育:孩子们来这里就像串门做客一样亲切
在滨州市惠民县孙武街道碧桂园小区有一间被“改装”的特殊户型,里面摆放着3岁以下婴幼儿使用的小桌子小凳子,陈列着小滑梯小秋千,甚至安装着小马桶小水池,整间屋子的装饰充满了可爱童趣氛围。
原来,这里是一家名为“几米稚家”的托育园,也是滨州市家庭式托育模式的一处缩影。140平方米的空间下可以承担起16名婴幼儿的照护工作。

所谓家庭式托育模式就是在家庭环境下提供托儿服务的一种形式。将托育点设立在小区内部,孩子不需要出小区就能获得照护服务,极大减少了接送途中的风险。
与此同时,相比独自一人的居家老人或保姆看护,家庭式托育点其实更具团队照护的特征,减少了单独看护者因为劳累或监管不足造成的婴幼儿伤害。让爸爸妈妈安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
“像这种三居室的房子,孩子来了以后比较熟悉和亲切,来这里就像做客的感觉。”家长告诉记者,“我就住在这个小区,平时上班忙,把孩子送到这里就方便也放心。”
几米稚家托育园园长张莹从事幼教工作十余年,几年前在上海接触到了托育行业并热爱上了这份事业,经过系统学习后把大城市的发展经验带回了家乡并扎根深耕了下去。

“孩子与我们的交流更加密切,能够建立起亲密而温馨的关系。这种亲密的关系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的情感发展和社交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这一点是我非常重视和一直努力的初衷。”张莹告诉记者,“家庭式托育对于小孩子来说是一种更为温馨和个性化的托育选择,能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并获得更好的关怀和照顾。”
据了解,滨州在全市范围内鼓励居民利用自有住宅开展托育服务,提供灵活多样的互助式服务。目前,全市已建成家庭托育点7处,逐步实现群众在“家门口”“楼底下”轻松获得便利托育服务。
用人单位托育:上班带孩子来,下班带孩子一起回家
“小手手放腿上,小背背直起来,看看哪个宝贝最可爱!”在滨州市爱之初托育中心的课堂上,老师们温柔的教导声此起彼伏。
这所坐落于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创意设计中心三楼的托育中心主要为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入驻企业职工提供普惠性托育服务,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独立自信和社交能力,包含照护、习惯养成、潜能开发和早期启蒙教育。
“孩子一岁八个月来到这里,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起初因为家里无人照料,同时爱之初地理位置及上下学时间符合我们上班的时间。早晨上班带孩子来,下班带孩子一起回家,省去很多路途上不必要浪费的时间。”职工薛芸告诉记者,“孩子从小跟着大人,同伴很少,来到这以后发现孩子学会了交往,有小朋友的陪伴他会更开心。”

“托育中心自2021年5月份开始运营招生宣传,先后举办了15期公益性亲子活动,参与人数达到200余人次。举办了13期幼儿入托试园活动。截至目前,幼儿在托人数达到25人,专职托育教师9人,为先研院入驻企业职工解决了生育养育的后顾之忧,并获得了家长的一致好评。”爱之初托育中心主任张芳芳告诉记者,“接下来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为更多的职工与孩子提供更加优质的保育好人教育。”

用人单位办托是改革开放前我国托育服务的主要供给模式,是新时期帮助解决职工托育难题的一项具体举措。
据了解,市卫生健康委、市总工会联合开展普惠托育补贴活动,设置500张电子券,每张金额1000元,用于入托保育费用抵扣,切实惠及了有托育需求的广大职工家庭。
目前,全市共有9家用人单位开办托育服务机构,2023年对3家示范性用人单位托育机构落实了13万元补贴,有效激发了用人单位办托积极性。
社区托育:家长从中学到了许多科学育儿的方法
社区是婴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托育服务的重要载体。
去年以来,滨州市探索在滨城区、博兴县开展社区托育试点,利用符合托育服务要求的社区闲置空间改建为托育场所,为社区服务中心等综合服务设施增设托育服务功能,提供嵌入式、菜单式、分龄式的多元托育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博兴县采用“社会组织+政府部门+专业机构”的协同模式,卫健、妇联、街道联合发力,引入公益组织——乐安慈孝基金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社区无偿提供场地,由第三方机构进行运营,向社区家庭提供具备公益性质的科学育儿指导与照护服务,实现社区托育服务便民化、个性化。

博昌街道新城社区托育点是博兴县首家开园的社区托育点。和普通的“托育机构”不同,社区托育点主要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灵活方便的计时托、临时托等服务,运营模式多样,可依托社区现有的公共服务、医疗卫生、文化休闲等设施资源,为婴幼儿及家长提供参与亲子活动、亲子演出、育儿指导等活动。
“目前社区共有0-3岁儿童267名,已开设课程5期,累计受益儿童100名。”博昌街道新城社区党组书记贾莎莎说到,“一直以来,社区是婴幼儿的主要活动场所,群众希望获得质量可靠、方便可及的多元化托育服务。”

孩子家长告诉记者:“对于我们居民来说太方便了,解决了我们有娃家庭的难题,这里离家近接送方便,家里有事可以随时送孩子过来。在周末还设置了开放日,为社区居民提供公益课,我们每期都过来上课,通过这些课程活动,我们家长从中学到了许多科学育儿的方法,学会了怎么在家里和孩子进行互动和游戏。”


滨州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市计生协党支部书记单丽君介绍:“滨州市将坚持把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大政策支持,优化服务环境,提供多元化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切实破解群众‘带娃’难题,让群众在家门口、楼底下享受到便利、安心的托育服务。”
托育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和现实需求,不仅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下一步,滨州市将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托育服务需求为目标,加快构建多元化的托育服务体系,为更多的家庭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托育服务。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赵旭)

山东省乐安慈孝公益基金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 鲁ICP备12005543号-1鲁公网安备37162502000488

技术支持:中企高呈